•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tr id="zmtdo"><nobr id="zmtdo"><ol id="zmtdo"></ol></nobr></tr>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和郭主簿》

    網址:www.mynewsoul.com 時間:2017-01-04 整理:古詩文網

    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注釋
    ①清涼素秋節:漸進涼秋節氣
    ②肅景:當作夙景。早晨景象
    ③陵岑:高嶺
    ④開林耀:當作耀林開。與冠巖列對文。江淹《雜》:“時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嶺。”與此句法同
    ⑤卓:獨立的樣子
    ⑥幽人:高隱之士
    ⑦撫爾訣:撫,持,把握。爾,指松菊。訣,秘訣,要道。是說過去的隱士千百年來都把握著松菊傲霜之道。陶以松菊自勵節操。
    ⑧檢素:書信。展,開書信。檢素不獲展,謂未能展閱對方書信。方東樹《昭昧詹言》:“言不通訊問也。”陶注釋為自檢平素,有懷莫展,亦通。

    賞析
      《和郭主簿》二首皆同一年所作,前首寫夏景,此首寫秋色。寫秋色而能獨辟溪徑,一反前人肅殺凄涼的悲秋傳統,卻贊賞它的清澈秀雅、燦爛奇絕,乃是此具有開創性的一大特征。古詩賦中,寫秋景肅殺悲涼,以宋玉《九辯》首肇其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往后秋景與悲愁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漢武帝的《秋風辭》、漢代《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曹丕的《燕歌行》、禰衡的《鸚鵡賦》、曹植的《贈丁儀》、《贈白馬王彪》、《幽思賦》、王粲的《登樓賦》、阮籍《詠懷·開秋兆涼氣》、潘岳的《秋興賦》、張協的《雜詩·秋夜涼風起》等等,或觸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懷,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淵明此詩的秋景卻與眾迥異,別開生面。首句不寫秋景,卻寫春雨之多,說今春調合的雨水(和澤)不斷,遍及了整個春季三月。這一方面是《詩經》中“興”的手法的繼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肅爽的秋作一對比,令人覺得下文描繪的清秀奇絕的秋色,大有勝過春光之意。往下即具體寫秋景的清涼素雅:露水凝結為一片潔白的霜華,天空中沒有一絲陰霾的霧氣(游氛),因而益覺天高氣爽,格外清新澄澈。遠望起伏的山陵高崗,群峰飛逸高聳,無不挺秀奇絕;近看林中滿地盛開的菊花,燦爛耀眼,幽香四溢;山巖之上蒼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凜冽的秋氣使百卉紛謝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肅殺的秋風使萬木搖落變衰,唯有蒼松卻經寒彌茂,青翠長在。難怪詩人要情不自禁地懷想這松菊堅貞秀美的英姿,贊嘆其卓爾不群的風貌,譽之為霜下之杰了。

    來源欄目: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juhua/
    本文鏈接: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juhua/2479.html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喜歡此文的還喜歡。。

    相關閱讀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72国-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国产日韩欧美911在线观看-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tr id="zmtdo"><nobr id="zmtdo"><ol id="zmtdo"></ol></nobr></tr>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