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tr id="zmtdo"><nobr id="zmtdo"><ol id="zmtdo"></ol></nobr></tr>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夢江南·千萬恨(溫庭筠)

    網址:www.mynewsoul.com 時間:2015-04-11 整理:古詩文網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云斜。

    賞析一
      此詞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出原因在于行入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山月”三句寫景,旨在以無情的山月、水風、落花和碧云,與“千萬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婦內心的悲戚和哀傷。此詞寫得樸素自然,明麗清新,沒有刻意求工、雕琢辭句,卻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坍嬋宋?,形象、生動、傳神,揭示人物心理,細膩、逼真,足見作者技巧純熟,既擅于雕金鏤玉的瑰麗之作,又長于質樸凝練的絕妙好詞。 

    注釋

    ①恨:離恨。
    ②天涯: 天邊。指思念的人在遙遠的地方。
    ③搖曳:猶言搖蕩、動蕩。

    翻譯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毫懵渲?,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云外。[3]

    創作背景

    溫庭筠有兩首《夢江南》小令,《草堂詩余別集》在此調下有題“閨怨”。閨怨題材在唐宋詞中已經被寫得很爛了,經??吹降幕驅懲庑蔚你俱?,或寫心情的苦楚,而這一首卻不同,溫庭筠主要是寫感受和印象。

    賞析二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復、零亂,大有不勝枚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于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面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蕩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5]
    “搖曳碧云斜。”夜對山月,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么明顯的動蕩,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云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6]

    名家點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滿懷深情盼望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現了詩人對不幸婦女的同情。同時也寄寓著詩人遭受統治階級排擠,不受重用的悲涼心情,也是感慨懷才不遇的作品。”
    栩莊《栩莊漫記》:“‘搖曳’一句,情景交融。”
    陳廷焯《別調集》卷一:“低回宛轉。”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千帆’二句,窈窕善懷,如江文通之‘黯然魂消’也。”[7]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敘飄泊之苦,開口即說出作意。‘山月’以下三句,即從‘天涯’兩字上,寫出天涯景色,在在堪恨,在在堪傷。而遠韻悠然,令人諷誦不厭。”

    來源欄目: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song/
    本文鏈接: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song/1771.html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喜歡此文的還喜歡。。

    相關閱讀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72国-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国产日韩欧美911在线观看-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tr id="zmtdo"><nobr id="zmtdo"><ol id="zmtdo"></ol></nobr></tr>

  • <code id="zmtdo"><option id="zmtdo"></option></code>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