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子》一書,歷來爭論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三個問題。第一,今本《尉繚子》是雜家《尉繚》還是兵家《尉繚》?第二,《尉繚子》成書于什么年代?第三,《尉繚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時的尉繚還是秦始皇時的尉繚?現將這三個問題的分歧點和我們的看法分述如下,作為《尉繚子》的簡介。
第一,今本《尉繚于》是雜家《尉繚》還是兵家《尉繚》?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雜家《尉繚》二十九篇,下注“六國時”三字;另有兵形勢家《尉繚》三十一篇。都與今本《尉繚子》二十四篇不符。因此引起了今本《尉繚》究竟是雜家《尉繚》還是兵家《尉繚》的詞題,迄今尚在爭論中。
第二,《尉繚子》成書于什么年代?
關于《尉繚子》的成書年代,《漢書·藝文志》已注明“六國時”。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一批竹簡中,發現若干《尉繚子》殘簡。經整理后,其內容與今本大體相符,銀雀山漢墓已被斷定為西漢武帝初年墓葬,其隨葬竹簡的書寫時間當然還要早些。從其書寫中不避諱漢初幾個皇帝的名字如“邦”、“恒”、“啟”、“徹”等來看,竹簡書寫時間應在漢以前。而竹簡書寫時間又必定在該書已經廣為流傳之后,那么,成書年代自然還應更早。所以《漢書·藝文志》注明“六國時”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