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蕭注傳
作者 : 時間 : 2017-06-16 15:08:54 整理 : 古詩文網
原文:
蕭注,字巖夫,臨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舉進士,攝廣州番禺令。儂智高圍州數月,方舟數百攻城南,勢危甚。注自圍中出,募海濱壯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颶風起,縱火焚賊舟,破其眾。即日發縣門納援兵,民持牛酒、芻糧相繼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戰以勝歸。蔣偕上其功,擢禮賓副使、廣南駐泊都監。賊還據邕管,余靖患其嘯誘諸洞,以屬注。注挺身入蠻中,施結恩信。狄青師次賓州召會諸將疑注倚賊聲勢為奸利欲誅之注覺托為游辭不肯往賊破青始聞注前功以知邕州。
居邕數年,陰以利啖廣源群蠻,密繕兵甲,乃上疏曰:“交阯雖奉朝貢,實包禍心,常以蠶食王土為事。今不取,異日必為中國憂。愿馳至京師,面陳方略。”未報,而甲洞申紹泰犯西平,五將被害。諫官論注不法致寇,李師中又劾其沮威嗜利,略智高閹民為奴,發洞丁采黃金無帳籍可考。中使按驗頗有實,貶泰州團練副使。
近臣有訟注廣州功者,起為右監門將軍、邠州都監。熙寧初,以禮賓使知寧州。環慶李信敗,列城皆堅壁,注獨啟關夜宴如平時。時有言“交人挫于占城,眾不滿萬,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覲,神宗問攻取之策,對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時溪洞之兵,一可當十;器甲堅利,親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兩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訓十五年矣,謂之‘兵不滿萬’,妄也。”既至桂,種酋皆來謁。注延訪山川曲折,老幼安否,均得其歡心。然有獻征南策者,輒不聽。會沈起以平蠻自任,帝使代注而罷,注歸,卒于道,年六十一。(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九十三·蕭注傳》,選入時略有刪改)
譯文:
蕭注,字巖夫,是臨江府新喻縣人。(蕭注)襟懷廣闊,有遠大的志向,尤其喜歡談論軍事。(蕭注)考中進士,代理廣州番禺縣令。儂智高圍困廣州幾個月,聚集幾百艦船進攻城南,形勢非常危急。蕭注從敵人圍困中突圍,招募海邊的勇士,得到二千人,乘坐大船在上游聚集,趁著颶風刮起,放火焚燒敵軍船只,打敗了敵人的軍隊。當天就打開縣城城門迎接援軍,百姓拿著牛酒、草料糧食相繼入城,城里的人才有生氣。
來源欄目: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wenyan/
本文鏈接: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wenyan/149356.html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喜歡此文的還喜歡。。
- 1 宋史·汪若海傳
- 2 宋史·劉承規傳
- 3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三國志)
- 4 宋史·楊繪傳
- 5 拙效傳(袁宏道)
- 6 北史列傳五十二·柳慶傳【二】
- 7 周節婦傳|宋濂
- 8 謹飭
- 9 晉書·羊祜傳
- 10 諸葛孔明(陳亮)
宋史,蕭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