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安童傳
作者 : 時間 : 2017-06-16 14:57:06 整理 : 古詩文網
原文:
安童,木華黎四世孫,霸突魯長子也。中統初,世祖追錄元勛,召入長宿衛,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屎笾?,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見之,問及安童,對曰:“安童雖幼,公輔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對曰:“每退朝必與老成人語,未嘗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悅。四年,執阿里不哥黨千余,將置之法,安童侍側,帝語之曰:“朕欲置此屬于死地,何如?”對曰:“人各為其主,陛下甫定大難,遽以私憾殺人,將何以懷服未附?”帝驚曰:“卿年少,何從得老成語?此言正與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戶。辭曰:“今三方雖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謬膺重任,恐四方有輕朝廷心。”帝動容,有間曰:“朕思之熟矣,無以逾卿。”八年,陜西省臣也速迭兒建言,比因饑饉,盜賊滋橫,若不顯戮一二,無以示懲。敕中書詳議,安童奏曰:“強、竊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舊待報。”從之。
二十三年夏,中書奏擬漕司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當親擇,余皆卿等職也。”安童奏曰:“比聞圣意欲倚近侍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法,從其舉奏,罪之輕重,惟陛下裁處。臣謂銓選之法,自有定制,其尤無事例者,臣常廢格不行,慮其黨有短臣者,幸陛下詳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
二十四年,宗王乃頗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迎謝或執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有乘聞言于帝曰:“諸王雖有罪,皆帝室近親也,丞相雖尊,人臣也,何悖慢如此!”帝良久曰:“汝等小人,豈知安童所為?特辱之使改過耳。”三十年春正月,以疾薨于京師樂安里第。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十三》)
譯文:
安童,是木華黎的四世孫,霸突魯的長子。中統初年,世祖皇帝為追念功臣,把他召入長宿衛,這時安童才十三歲,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親是弘吉剌氏,昭?;屎蟮慕憬?,隨便出入禁宮。世祖有一天看見她,問到安童的事,回答說“安通雖然年紀小,但是是輔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說:“你從哪里知道的呢?”回答說:“每次退朝時,一定和老臣講話,從未親近一個年輕人,我是通過這個知道的。”世祖很高興。中統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黨羽一千多人,將要處置,安童在皇帝旁邊侍候,皇帝對他說:“我將要治這些人的死罪,怎么樣?”回答說:“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剛平定天下,就因為私人的仇恨殺人,這樣怎樣來收服至今未歸附的人呢?”皇帝很驚奇的說:“你是個少年,怎么說的話卻如此老道?你說的正合我的意思。”因此特別器重他。
來源欄目: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wenyan/
本文鏈接: http://www.mynewsoul.com/gushi/wenyan/149363.html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喜歡此文的還喜歡。。
- 1 周節婦傳|宋濂
- 2 宋史·劉承規傳
- 3 宋史·汪若海傳
- 4 諸葛孔明(陳亮)
- 5 晉書·羊祜傳
- 6 拙效傳(袁宏道)
- 7 宋史·楊繪傳
- 8 北史列傳五十二·柳慶傳【二】
- 9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三國志)
- 10 謹飭
元史,安童相關文章